這週二是25週去醫院產檢的日子,護士幫忙我躺上了床,露出了圓滾滾並紅鼕鼕的肚子,
此時見護士露出驚訝的表情,當醫生過來幫我照超音波時,
我求救似的告訴醫生『從上週開始肚子起了疹子,覺得非常癢』
湯醫生輕描淡寫的告訴我『這是PUPPP,荷爾蒙造成的,產後就會自然痊癒』
還說『會蔓延到全身,除了臉部,若要開止癢藥也是類固醇,妳還是忍忍別抓癢吧』
回到家趕緊上網查了資料,原來我又中了大獎!以下來源自【95.07.10 聯合報E4健康版】
PUPPP(妊娠多形性皮疹)是幾種孕期特有皮膚病中最常見者,發生率約占初次懷孕的兩百分之一左右。一般多是在懷孕的第三期(廿七周)後才開始發生。PUPPP好發於第一胎、雙胞胎或多胎胞。
PUPPP的臨床形態很多樣化,包括蕁麻疹、丘疹、斑塊或小水泡。一般從肚臍周圍開始,沿著妊娠紋,逐漸往胸部、大腿、小腿及上肢蔓延。病患會非常癢,癢至影響睡眠。
PUPPP會產生很像蕁麻疹的斑塊,如何與剛好發生在懷孕期間的「蕁麻疹」區別呢?一般來說,PUPPP的疹子較多樣化(包括可能有水泡),不會很快消失,且很少發至臉上。平常的「蕁麻疹」則只會出現塊狀浮腫(不會有水泡),單一病灶通常在廿四小時內就消失,然後換別的地方,且全身到處都可能發,包括臉上。
目前此病的病因尚未知,有學者推測可能與肚皮撐大的張力有關。
PUPPP的治療,依症狀輕重而有不同。輕微者,給予外用乳液、止癢藥膏或藥水、類固醇藥膏等,症狀可改善。較嚴重者,可考慮口服,甚至注射抗組織胺或類固醇。有些病患控制得不錯,但有些病患即使給予強效治療,仍持續劇癢。幸運的是,PUPPP通常在產後一周內就會改善,且很少在下一胎復發。
PUPPP是良性的病,不會對肚子裡的胎兒產生影響。孕婦有時很怕吃藥,為了胎兒,不惜忍受劇癢。事實上,懷孕第三期時,胎兒的各器官分化多已成熟,外用藥膏的用量在皮膚科醫師控制下,體內吸收的量也非常少。另外,選擇口服抗組織胺時,選用孕婦使用上安全性較高者。這些,都可讓媽媽們安心地接受治療。
經過這幾天的觀察,肚皮上的疹塊好像沒剛開始嚴重,而且都沒有水泡,
雖然同樣是夜晚睡覺的時候會覺得癢的受不了,今天癢的地方卻跟昨天不太一樣,
這樣我得的是PUPPP嗎?
查到另一篇文章「孕期皮膚搔癢問題」說到:
根據國外的統計,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婦女在懷孕期間或剛生產完的一小段日子裏有皮膚搔癢的困擾。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孕婦的皮膚病都直接和懷孕有關。事實上,大多數孕婦的皮膚搔癢都是因為一些常見的、和懷孕無關的皮膚病引起的,例如: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膚炎、藥物疹、乾性皮膚炎、甚至疥瘡感染等等。
無論如何,只希望斑疹別再擴散、肚皮別再癢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