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各大燈會賞花燈是元宵節前後的主要應景行程。
但三胞胎畢竟還太小,帶著愛哭愛討抱的小小孩遠征看花燈實在是自討苦吃,
同時在擁擠會場裡安靜佇足觀賞花燈的機會應該是微乎其微,甚至一次三人同"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因此現實考量下還是讓三胞胎在家附近提提燈籠作為對元宵節的初體驗。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燈籠是用空的奶粉罐打洞或市售塑膠材質燈籠,中心處點上蠟燭而成。
後來演變成紙版做的外觀而內部則為燈泡的用過即丟的美觀輕巧型燈籠。
沒想到現在的燈籠還會唱歌和跳舞了,真是日新月異。只是很耗電池就是了。
小朋友的賣花姨婆今年慷慨買了3個燈籠給他們提。
芹芹很喜歡海綿寶寶,所以姨婆特地選了海綿寶寶燈籠"取悅"她。
為避免因燈籠不同而搶來搶去,連同芫芫和芸芸也各獲得一個同款品。
至於大姊姍姍則是提著兩年前別人贈送的紙做豬造型燈籠。
走吧,來去提燈籠囉。先慧阿姨、文馨姊姊和珮珮姊姊連同我,帶領4個小朋友出門囉。
將閃光燈關掉的照片才照得出提燈籠的氣氛,但身體愛動來動去的三胞胎的影像就模糊了。
住家附近逛了一圈,只見我們這4個燈籠獨自閃爍。回程之際才遇見兩位提燈籠的小朋友。
看來提燈籠的習俗也正漸漸消失中。
一直有許多三胞胎的成長影片想放上來給大家看看,但總沒時間好好編輯整理或撰文解釋一番。
拖著拖著,心情就不像剛拍到影片時那樣悸動或感到趣味盎然。
人真的要把握當下阿,難怪許多作家都要坐馬桶寫文章...。
特別精選兩段三胞胎1.2個月前的成長影片給你瞧瞧。
1.穿大鞋
1歲9個月大的三胞胎變得很喜歡穿大鞋子:姊姊的球鞋、媽媽的皮鞋、大人的脫鞋,連奶奶厚重的登山鞋也不放過。穿大鞋基本上一定是用"拖著走"才不會邊走邊掉的喔。大3歲的大姊也跟他們一起起鬨。
2. 合力堆積木
之前發表過剛購買木質積木時,三胞胎的個人秀,當時不准別人碰她堆的積木。玩著玩著,居然會你放一個,我堆下一個的合作起來了。同時玩法也有所改變,直的堆外也橫著堆、混和各種形狀堆、排骨牌、甚至也搭起城堡的雛形。
最後加贈這幾天的4人頑皮照片:拿彩色筆往臉上畫。
還好即時發現馬上制止收起彩色筆,否則可能個個都是刺青老阿媽的臉了。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