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孩子們的長大,我越來越有出運的感覺。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沒什麼感覺,有4個孩子時卻感受非常強烈。
只有一個孩子時,你還是得每天和他一對一的陪伴他,而四千金一同相伴了2年後,彼此的互動益加親密甚至密不可分,玩的興奮玩的起勁時,根本不需要媽媽,媽媽還能去其他房間忙別的事情,直到打架或吵鬧聲才把我叫了回來。
其實我家的玩具不多,但玩具不在多,而在有玩伴才會好玩。就算再無趣的玩具,只要有人搶就會玩得很起勁,而且還能窮則變變則通的想出一些不一樣的玩法。這就是孩子多的好處之一啦。
前陣子四千金最常玩的堆積木、扮家家酒都常淪為假裝騎車去買東西的配件、溜滑梯也是要頭下腳上倒著溜或在滑梯上玩塞車才覺得有趣。
最近常嚷著要求玩的就是拼圖、玩粘土和吹泡泡了。
A. 拼圖
這是三胞胎2歲生日送給他們的4片動物木製拼圖,分別是農場、海洋、昆蟲和森林動物。每個板子有8種內凹槽來和形狀吻合的動物相對應。
玩了一個星期,三胞胎都已能駕輕就熟的將動物擺放正確位置,唯獨這塊海星圖案因為沒有眼睛也沒有腳,幾乎上下左右對稱,除非運氣好能一開始就拿對方向,否則總要喊媽媽來幫忙。
這4片木頭拼圖看起來買的有點遲,很快就不具有挑戰性的被打入冷宮。因此改變一些玩法,將所有拼圖混在一起,讓每人各拿一個板子挑出手中板子的動物,拼完這塊板子,再重頭來輪流拼下一個板子。這樣玩起來比較有競賽的意味。
1年前就買好了這個可愛動物拼圖,當時大賣場特價159標籤就已經吸引我下手買來放,沒想到結帳時還更便宜(好像是129),有賺到喔。
有八種動物:獅子、長頸鹿、大象、熊貓、小狗、無尾熊、青蛙、企鵝。
這個拼圖真的很不錯,讓孩子從拼合圖片的過程中,訓練孩子的手部小肌肉的發展,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建立部分與整體的概念,寓教於樂。
一個月前玩的模樣。
現在還是愛玩。
三胞胎經過1個月的練習已能精確分辨上下左右,對他們還有困難的部份是企鵝和青蛙的圓肚子,無尾熊的三角形鼻子總擺放不好。對他們來說最困難的要屬貓熊拼圖了,4塊拼圖沒有單獨易辨的部分,通常連一塊都擺不正確。此時只有靠姊姊或媽媽的幫忙把身體那一塊擺好才能繼續進行下去。
瞧瞧以下她們拼圖的影片。記得要開喇叭或帶上耳機,她們完成後會向你報告她拼的是什麼喔!
這組Hello Kitty可愛人物拼圖又是不同的玩法,共有24片拼圖可拼出12個人物。藉由遊戲中認識圖形中拼圖與整體的關係,訓練視覺的辨識能力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目前這組拼圖對三胞胎來說有點吃力,突然這麼多上半身和下半身的紙片堆在眼前,令她們眼花撩亂。但居然還是有配對成功的時候。或許再練習一陣子或許就能讓她們發掘其中的趣味和訣竅。
這組30片的DORA拼圖對三胞胎來說更難了,只能在旁邊攪和姊姊囉。
B. 玩粘土
好友林雅慧送了我一些從美國帶回來的Play-Doh粘土和工具,再加上親友的恩典牌粘土玩具,就成了四千金發揮粘土創意的豐富基本配備。
雖然才2歲的三胞胎只會將成大塊的粘土用玩具刀切成許多碎粒狀,或是已進步到利用雙手將黏土搓揉成長條狀,再捏一 小塊黏土搓出一個個小圓球,更愛利用製麵機壓出一條條的麵條。但這樣就已經讓他們能玩上1個小時還是興味盎然。
5歲的姊姊更能發揮玩粘土的塑型創造力,壓模製成各種形狀餅乾是簡單任務,搓揉出立體動物(如蛇)也漸漸上手。
芸芸看到姊姊對相機拿粘土作品擺POSE,她也裝模作樣的拿著她自己的作品獻一下寶。
黏土創作是一種更需要手腦並用且富有無限創意的遊戲,雖然短時間看不出她們會有什麼具體作品出現,而且結束後的善後清潔工作也是不輕鬆,但是你會看到他們操作時手部越來越協調的進步。
C. 吹泡泡
每天在晚飯前盡量安排讓她們出門跑跑跳跳,某次跑跳結束後讓她們玩玩吹泡泡遊戲。沒想到吹泡泡竟然變成回家前必玩的遊戲。
以下影片看他們努力張大口吸氣然後嘟著嘴吐出氣來吹泡泡,那模樣真的很好笑很可愛阿。也請記得開喇叭或帶耳機聽他們的對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