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月是上完一整年幼稚園中班的大姊姍姍的第一年暑假。
第一次面對要怎麼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有點不知所措。
年紀不夠大到可以參加暑期營隊,讓她兩個月完全空閒也覺得很浪費光陰。
最後決定讓姍姍每週去上一堂美術方面的課程,讓暑假生活中有些規律也能學點東西。
她平時在學校或是在家裡都喜歡畫畫或玩粘土,因此讓她自己選擇上繪畫還是捏塑課。
在時間的考量因素下,幫她報名了社福館的創意捏塑課,每週三下午3點到4點半。
共上8堂課,學費1550(有提前報名又打了95折),再加上材料費500元。
這個班級是混齡教學的,從大班生到小四生都有,共有10多位學生。
教學目標抄下來是這樣寫著:
『捏塑的造型技巧教導,訓練小肌肉的靈活能力及手眼協調力,讓孩子去探索、感受、把玩媒材
的特性,使用紙粘土、樹脂土、輕質土、油土等造型土搭配多媒材運用,
並利用不同技巧,做出各種立體造形變化,讓作品更具創意與想像。』
而我也趁機報名同時段的瑜伽課,教室正好就在隔壁。
剛上完第一堂課姍姍就說不要去上了,我擔憂了一下。
後來推究原因可能第一堂課只有一位老師,10幾位學生老師無暇顧及她,
再加上第一天上課當然和老師同學不熟,內向怕生的她或許因而有些許的不安和挫折感。
還好第二堂課開始就加入了另一位專門負責教導低年級孩子的企鵝老師,她非常細心耐心,
姍姍很喜歡她,從此每週都高興的要去上課了。
再一次驗證老師的態度真的會影響孩子對課程的喜好程度!
這8週來,陸續會帶回她在課程中的作品。因為主要是以粘土為主,為了讓作品硬化好攜帶,
通常是這堂做好的作品,下堂再讓孩子帶回家。
特別拍照記錄一下這六個『總價值2000元』左右的捏塑作品!
(我有點納悶的是:上8堂課,應該每堂有製作1個作品,但為何總共只有6個作品帶回家呢?)
▲六個作品總覽。
▲第一個作品:坦克車筆架。
不過這個作品已經被折磨的掉了許多配件而不成樣了,
一是三胞胎的破壞力太強,二是沒有好好收藏經過時間的摧殘(我拿來當紙鎮,哈哈)...
接下來的作品我就不拿給三胞胎把玩了!
▲第二個作品:毛巾架。後方還設有兩個掛鉤可以掛在浴室。
姍姍把許多的小磁磚按照顏色一個個排列,鋪在半圓背板的外圈上,是蠻特別的創意。
似乎有用到水彩畫的步驟,但沒塗好有掉色的瑕疵。
▲第三個作品:小鳥窩裝飾品。
那天上完捏這作品的課程,我問姍姍今天捏什麼?她答不出所以然來。
但隔週讓孩子們帶回家時,我有觀察到每個小孩都做的大同小異,但因年齡大小有著捏塑技巧的精細度不同的差別。
▲第四個作品:留言板。
聽姍姍說企鵝老師教了她很多捏製水果的方法。果真草莓是草莓,葡萄像葡萄....維妙維肖的。
▲第五個作品:飾品收藏盒。
這天是莫拉克颱風後的星期三,雖然仍是下雨天,我們依舊風雨無阻騎車15分鐘去上課。
這作品有先用水彩上色,然後再捏出各自的創意,姍姍捏了2隻小青蛙坐在石頭和荷葉邊。
這天只有一位老師,但姍姍依舊做的很認真,聽姍姍很得意的說有被老師稱讚做的很棒喔!
▲第六個作品:信件盒。
這是最後一堂課做的作品,做完沒辦法等到硬化就直接帶回家了。
但運送過程還算平穩,沒有受到任何損傷。
姍姍說她做的是兩個外星人,大的是外星人爸爸,小的是外星人小孩。
只是我從沒跟她講過外星人的故事,不知她這是從哪得到的印象呢!
經過這2個月的課程,姍姍真的學到許多捏塑的技巧,她也總是快樂的浸淫在美術的天地中。
其實不論她有沒有學到什麼,只要看她每週快樂開心的上課,我們就覺得花錢花的值得了。
往後的寒暑假也應該會比照辦理吧!不過我倒蠻期待暑假營隊的課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