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8日(星期一)婦女節,雖然從來不是國定假日,我卻在家待了一整天。
不是我偷懶不上班,也不是小孩哭鬧不讓我出門,而是這天凌晨時分我摔傷了尾椎。
即使我早已穿戴整齊、拎好包包準備出門上班,但身體的痛楚讓我實在難以忍受。
原本還自我安慰的說:『應該只是尾椎撞到造成瘀青疼痛而已,過幾天就好了!』
在四千金爸催促下終於去掛了骨科、照了片子,我才覺悟『沒那麼簡單!』
X片上明顯的看到尾椎骨除了有裂痕,還有輕微的錯位!
我緊張的問醫生『這是骨頭裂還是骨頭斷了?』
醫生專業的回答我『斷了不是專業術語,你這情形應該說是輕微的尾椎骨折。』
這名詞聽來真的很可怕,不死心的繼續追問:『大概多久才會好?』
醫生毫不遲疑的說『前三天是大痛,接下來是小痛,約100天隱隱作痛的感覺才會消失,
但骨頭完全癒合好需要一年!』
聽完我才死心的知道我跌這跤可是跌慘了!
尾椎怎麼骨折的?事發經過是這樣的...
前一天去了一趟板橋聚會,結束後將四千金送去鄰居花花姨婆常帶她們去的板橋家後,
四千金爸和我就擁有難得的兩人時光,但突然也不知怎麼打發,
只是逛了一下板橋市區,吃了些小吃,就坐火車回中壢了。
夜晚時分,我肚子出現疼痛異狀,直到睡前都無法緩解。
半夜,我被強烈的疼痛感喚醒,
下一秒鐘就要宣洩而出的腹中翻攪讓我奮不顧身的往廁所奔去。
不知是因為才昏睡醒來,或是因為肚中毒素作怪,我走沒幾步就頭昏眼花,
甚至不自覺的很用力的跌坐到了地上,當我奮力起身繼續奔向廁所時,我又昏了一次。
等我回到了床上,才發覺自己的尾椎有疼痛狀況,不可回復的傷痛從此展開。
我的痛楚真的如同醫師所說的:骨折前三天非常的痛。
醫生開了三天的止痛藥,每天早晚飯後服用一包,
但通常吃了早上的撐不到下午就又痛了起來,
因此總要中途服用非常疼痛時的止痛藥錠。
維持一個姿勢的站著、坐著都不能太久,更沒辦法仰躺著睡,側睡久了也不舒服....
唉!坐臥難安真的是很麻煩又痛苦的一件事ㄚ...
受傷隔天後我還是騎車去上班,騎的特別的慢,因為害怕騎到顛簸的路面會讓傷處疼痛,
而且剛開始騎時不覺得痛,但或許騎的久,同個姿勢維持太久,反而痛了起來,
所以我通常還沒騎到學校就痛的受不了,因此總要找個地方休息一下,才可繼續騎下去。
三天後的痛楚會輕微些,疼痛的時間間隔越來越拉長,
但每天仍須吃到一包藥止痛,外加物理復健療程約30分鐘。
復健項目是電療患處約15分鐘,每秒電好幾下的感覺麻麻癢癢的,還算舒服。
結束後還需用超熱毛巾熱敷約15分鐘。
這是四千金媽第一次看骨科、作復健,才了解這樣的作復健是件不錯的活動,
難怪每天一早總有一些阿公阿嬤到復健室報到,或躺或坐的享受著復健的時刻。
今天已邁入受傷後的1週,情況已越來越好轉,走路越來越快,騎車不再龜速...
只是凡是還是要小心點:
盡量不要抱小孩、提重物...(這真的很難做到)
不能做激烈的運動....(昨天為了掛蚊帳,小小的跳躍了一下,造成受傷處又痛了一陣。)
少做彎腰、蹲下的動作....
(所以幫小孩洗澡、蓋被...許多工作都落入了四千金爸的肩上!)
盡量趴睡....(喜歡仰躺的我還真不習慣趴睡耶)
還聽到身邊一些的例子:每到季節轉換的時候,骨頭曾經受傷的部位就開始酸痛了....
希望自己不會有這樣的後遺症,能完全癒合如昔,我不想成為人體氣溫感應器阿!
也奉勸容易貧血的媽媽們,快昏倒時要趕快蹲下來,非不得已就用爬著走才安全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