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今年小一暑假,因課程編排而讓她在學校初次體驗電腦網路的方便與無遠弗屆!
她知道怎麼查google,怎麼下載聽音樂、看MV,也知道有『小畫家』這個繪畫小程式。
7月底的一場小車禍,讓姍姍臉上和身上出現多處傷痕,讓她不想去上學。
因此連續兩天,把拔帶著她到公司就近照顧。
姍姍就趁著這段時間,將她所學在把拔的筆電上好好利用發揮,有時還和媽媽我來個msn聯繫感情,也首度讓她發現msn裡的寶石小遊戲。
之後又都恢復以往的生活作息,因此沒有機會和時間再讓她碰電腦。
直到這個週六早上因三胞胎妹妹們去參加學校的『故事屋活動』,我們允許她在這難得獨處的時間裡做她想做的事情,她請求要玩小畫家,我們答應了。
當她完成畫作並存檔時,我才初次看到這幾次姍姍的作品。
也讓我驚訝的發現,這小小的繪畫程式,居然也被剛接觸電腦的她,使用的多彩與豐富。
連我這接觸電腦20年的人,還不知道這小程式能使出這麼美麗的魔法。(可見我對畫畫不擅長吧!)
就在此記錄一下姍姍的『小畫家』作品吧!依時間由上往下排序。
第一張存檔作品:
姍姍名字和『玉山』同音,因此對這山岳很有感覺,還在學校上網查詢它的所在地,甚至曾經開口要我們帶她們去爬玉山哪!我們馬上冒冷汗說:你們還太小,現在不能去。
(目前玉山正在爭世界新7大奇景,有興趣的人11/11前上網投台灣一票吧!!)
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姍姍留下記錄。
姍姍說她嘗試要做出斑馬線的感覺,看起來有成功嗎?
透過『小畫家』創作出不同於彩色筆、蠟筆而成的作品。
運用背景反黑的氛圍,畫出下雨陰鬱的情景。
快樂的天使飛翔在空中。
把拔遠看以為是蛋糕,近看才知原來是畫炒菜鍋。
五彩繽紛的煙火慶新年。
佈滿巧克力的甜甜圈。
這幾張作品中,我很驚訝於第五張畫:髮絲在空中飛舞的女孩。
是怎麼的動機讓她有這樣的創作?
事後問她,她也不一定說出個所以然,我想這就是靈光乍現的所謂『靈感』吧!
現在已是電腦網路時代,就連我們的工作也是每人一台電腦,建立、傳輸與搜尋資料均不可或缺。
但是我們還是不急著讓孩子現在就接觸電腦。除了因為四千金還小,還有一些想法。
我們認為電腦是個可以很快上手的工具,只要懂得怎麼按滑鼠按鍵,就能一指神功闖天關。
太早學會反而容易因沈溺而霸佔了接觸書本繪畫和思考想像的時間。
我們更有一些擔憂:
我們擔心孩子太小接觸電腦,可能影響手部肌肉發展〈滑鼠使用頻繁所致〉;
甚至太早接觸網路,可能因年紀太小點選不當連結而導致身心靈受到不良影響!
社會新聞早已充斥許多網路交友不慎、詐騙集團或是沉溺打電玩影響身心的事件。
現在或許能用消極的態度讓孩子晚點再接觸,但這是遲早要面對的課題。
所以積極的教育孩子,提昇其網路知識,懂得辨認和防堵電腦網路的詐騙和誘惑。
例如:將電腦放在公共區域,隨時了解孩子使用電腦的時間與連結網站的內容。
並常與孩子們交談與溝通,多支持和陪伴是鞏固親子關係的不二法門。
讓電腦成為孩子的助力,而不是破壞親子關係的壞朋友。
(姍7歲6個月)
延伸閱讀: